中國江蘇網、交匯點新聞、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近日關注我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暑期社會實踐活動,報道內容如下:
江蘇師大馬克思主義學院: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堂”,探索鄉(xiāng)村振興的“紅色密碼”
作者:文雯 徐彬
“從抗日根據地的一處紅色堡壘村,到現如今鄉(xiāng)村振興的最前沿,站在200畝的藍莓采摘園中,我們看到了大樹村村民對藍莓這一致富產業(yè)的信心?!比涨?,在江蘇省連云港市贛榆區(qū)黑林鎮(zhèn)大樹村,來自江蘇師大馬克思主義學院的學生黨員們來到這里開展實景思政課教學研究實踐。他們調研村史村情,在藍莓田邊錄制專題思政課,并在村頭進行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理論宣講。
連云港是蘇北抗戰(zhàn)的重要戰(zhàn)場,小沙東海戰(zhàn)、青口十八勇士等紅色歷史事件和歷史故事曾在這里書寫。江蘇師大馬克思主義學院學生黨員們先后登上抗日山烈士陵園,瞻仰革命先烈紀念碑;探訪秦山島,重溫八路軍海上抗戰(zhàn)的崢嶸歲月;走進贛榆人民支前紀念館,通過珍貴文物和影像資料感悟軍民一心、共御外侮的壯烈歷史;深入黑林鎮(zhèn)大樹村,聆聽老黨員講述“抗日堡壘村”的紅色故事?!巴ㄟ^實地尋訪紅色足跡,看到這里舊貌換新顏,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內涵?!毖芯可h員郝子寧說。
本次活動中,學生黨員用鏡頭記錄下紅色遺存、歷史照片、文獻檔案500余件,訪談村民50余人,以此作為抗戰(zhàn)精神、支前精神、老區(qū)精神理論研究與教學的鮮活教材。參與活動的黨員們還圍繞“抗戰(zhàn)精神與新時代青年擔當”展開研討,形成調研報告,為地方紅色文化傳承建言獻策,試圖解鎖鄉(xiāng)村振興的紅色基因密碼?!鞍阉颊n開展在這里,是我們構建‘大思政課’格局的創(chuàng)新實踐。我們希望通過沉浸式研學,引導學生從革命傳統(tǒng)中汲取智慧力量,學深悟透偉大抗戰(zhàn)精神,深刻理解紅色基因是新時代全面深化改革的鮮明精神標識。后期我們將把相關資料將納入學?!凹t色思政”資源庫,惠及更多師生?!苯K師大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冠群說。
近年來,江蘇師大馬克思主義學院聚力打造行走的思政課堂,先后組建4支理論宣講隊伍赴江蘇、云南、西藏等地開展紅色研學活動,服務對象覆蓋2萬余人次,曾獲第八屆全國高校大學生講思政課公開課展示活動三等獎、第十七屆“挑戰(zhàn)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江蘇省選拔賽“紅色專項”二等獎、江蘇省大中專學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衛(wèi)生“三下鄉(xiāng)”社會實踐活動優(yōu)秀團隊等榮譽。此次活動是學院師生黨員在紀念全民族抗戰(zhàn)爆發(fā)88周年之際重走抗戰(zhàn)烽火路,將思政課堂和理論宣講延伸到抗戰(zhàn)熱土上的重要探索?!拔覀儼颜n堂搬到藍莓田、展館和革命舊址,就是要引導學生黨員將理論知識與現實關切相結合,加強學生的黨性修養(yǎng)和學生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培養(yǎng)更多‘知中國、服務中國’的新時代青年?!苯K師大馬克思主義學院黨委書記吳丁玲表示。
報道鏈接:
中國江蘇網https://jsnews.jschina.com.cn/kjwt/202507/t20250725_s68834fc8e4b0bd8eef66d1d3.shtml
交匯點新聞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886f0d2e4b0fa9831628bb2?t=1753692480980
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https://www.sizhengwang.cn/a/gzdt_yx/250724/2196850.shtml